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天地>经验共享> 详细内容

蓄“葵花”之力,促“葵花”成长——赵文静老师经验分享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6 16:56:1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育一亩花田,促“葵花”成长

       如果说班级是一亩花田,那班级文化就是细雨滋润,使这片土地上的每朵“葵 花”都能茁壮成长。有温度的班级文化让学生们心贴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向日葵因形状像小太阳,并且具有向阳性,因此得名。建班初期,我们便以 民主投票原则将它作为我们班的班级文化。我们希望所有同学能像向日葵一样,心怀阳光,自信成长。

       为了给小“葵花”们更多归属感,我会要求他们带上自己喜欢的绿植和书籍 来布置班级的图书角;更会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如教室后每月一更换 的板报,教室外墙的优秀作品展,一张张新颖别致的手抄报与字迹工整的书法纸 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才能和精神风貌,更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借多元活动,蓄“葵花”之力

        每一朵“葵花”在成长时只有历经磨练,方能绽放笑颜。各类赛事活动是增 强班级向心力的关键时刻。阅读节活动、校运动会、足球嘉年华开幕式表演等是 “葵花”们共同参与的大型活动。策划对策,商议活动口号;认真准备,一起排 练动作;总结不足,互相加油打气......“葵花”们获得了不少亮眼的成绩,他们 在一起磨合,共同进步的同时,也学会了在失意时互相打气,迎头再来!


       三、构评价体系,助“葵花”奋进

       评价不是目的,拿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才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为此,我构建了一套评价体系,以积分奖惩制辅助管理班级。低年级时的“花儿 朵朵向阳开——比比谁是争章小能手”,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 明礼仪等方面入手,通过每周进行表彰,带动“葵花”们积极向上;到了中年级,使用“心愿记录本”集章便是我们班的小约定,“葵花”们根据“赵老师便利店”兑换规则,确定自己的心愿奖品,通过各个方面的积极表现争得奖章,每学期期 末清算得分,兑换奖励。一年年,“葵花”们以心愿为目标,不断奋勇前进。

       四、家校携手,待“葵花”盛放

        教育是一场长跑,家校共育是加速器。秉承着家校合作的理念,我在建班初 期就动员热心家长成立了家委会,讲究实效的运作方式。在一些集体活动,如“十 岁成长礼”“开学迎新”中,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家委参与进班级活动的相关准 备工作中来。这不仅减轻了我的工作压力,也让家长见证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获 得了一定的参与感。

       除此之外,借助平台有效沟通也很重要。钉钉群作为我们班家校沟通的载体,是老师传达重要信息的平台。在这里,各科老师及时反馈,分享“葵花”们成长 的点滴,助力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做法,虽然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 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保持行动,保持进取,目的地总会到达。班主任工作 任重而道远,我们都在路上!谢谢大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