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人总会有收获——吴慧华老师经验分享
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坐在这里,我还是比较忐忑的,人外有人,我只能就我个人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我整理了近几年参加过的一些比赛,有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些还需要继续努力,继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这个词语我觉得这几年经常被提及,有时候在网上看一些剧评的时候,解说会分析编剧的业务能力,演员的业务能力,还有比如一些音乐综艺,会评价歌手的业务能力,还有一些吐槽的短视频,会说这个人都出道这么久了怎么业务能力还这么差啊之类的,所以各个领域都有一套评价自身业务能力的标准。那么作为教师,其实我们的业务能力包括很多,比如管理班级的能力,上课的能力,教科研的能力等等。在这所有的业务能力中,我认为上课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上课水平,我觉得既是对这份职业的一种交代,更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负责。
那么新教师如何提升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学、思、改。
首先是学,我有一年教二年级的时候,二年级有个单元是认识厘米和米,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度量的起始单元,这几节课非常重要,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在备课的时候这整个单元我都不会上,一头雾水。但学生对知识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如果在他第一次学的时候我没有给他讲清楚,那么可能后面我会花好几倍的时间去弥补课堂上的缺失,而且效果还可能不太好。那时候我们有一个学习的网站叫一师一优课,我就去上面找比较好的课例,然后把人家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第二天我就模仿人家上课,这个单元的每节课我都是这样去模仿人家。所以我认为当遇到不会上的课时,模仿与学习是最快的途径,而且现在学习的平台更多了,特别是一些微信公众号上,经常会有全国各个地方的课例,还有许多特级教师的课,我觉得有空可以去听听,虽然特级教师的课我们可能模仿不来,但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课堂明确本节课的核心思想,这样以后自己备课也会有个大致的方向。
当然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模仿,当有了一定的经验后,还是要自己去思考,而且有时候他人的课拿过来自己上,上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就像这次评课选优,我们团队前期在网上找了一些课例,当时有几节课听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所以刚开始我们也借鉴了他人的一些做法,但实际试上出来,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又进行了很多修改,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虽然我们平时的课堂不可能像评优课一样反复的修改十几遍,但平时每节课只要有那么几处是自己真正思考设计过的,慢慢的就会不断成长。
这里还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个小事情,这是我18年的备课本,当时还是手写备课,这节课叫做“数数和千以内数的组成”数字看着很简单,实际备课起来才发现是很抽象的东西,当时一次备课的时候写的非常啰唆而且总感觉没抓到重点,所以可以看见备课本上有很多修改的痕迹,是后来思考之后重新写的。很巧的是19年参加五年内评课选优的时候第一轮试讲就抽到了这个课题,因为之前仔细思考过这节课,所以很顺利的就过了第一轮,感觉还是非常幸运的,所以我想说的是备好每一节课,说不定哪天就给你一个惊喜。
那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慢慢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从上好课向上“好课”转变,还是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有效的提问,生动的语言,灵活的生成。课堂上,教师的有效提问越多,越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研读教材,教参,课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细细设计关键问题,日积月累,这样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第二点,生动的语言,语言在课堂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咬字的时候有轻有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投入课堂,学生一旦投入课堂,他们的思维会变得很活跃,那么一节课呈现出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语言是一个非常细节的东西,同一句话,说的时候重点放在这几个字和重点放在那几个字,学生想到的可能是不同的答案,而且课堂语言,不仅仅是我们说出来的语言,还有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也非常的重要。总之,语言这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是需要不断地磨练。
最后一个是灵活的生成,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的走向都像我们设计的那样完美,学生的反应和回答可能是我们都没有预料到的,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遇到始料不及的情况,你该如何去接学生的话,从而掌握住你的课堂,用教育学的话来说就是“教学机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能力要求,我们经常说名师之所以是名师,不仅他们的理念很先进,而且在他们的课堂上好像无论学生回答到什么,他都能给圆回来,这真的很让人佩服。这样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包括现在我自己,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可能我会非常生硬的把学生的思路给掰回来,那如何提高,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在备课的时候充分预设,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答案,如果他回答这个答案,我该怎么引导,如果他回答那个答案,又该如何引导,评优课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会这样预设许多答案,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如果还是不可避免的有预设之外的答案,上课时间紧急不知如何应对,那上完课之后可以再次进行思考,久而久之我想应该会有所提高。
最后我想说一说比赛要素:新颖的亮点,流畅的语言,美观的课件,如果是评优课的话,还需要加上一个特色的板书。在这几点里面,我又提到了语言,一节课,啰里啰唆能设计完,简明精要也能设计完,同样的意思,如何简单又清晰的表述出来,展现了一个教师的语言功底,所以平时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锻炼自己的语言,能10个字说清楚的绝不说11个字。另外在这几点里,我们能很快提高的是语言和课件,只要平时多下功夫,亮点和板书就需要多看一写文章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说不定哪天就灵光乍现,想到了绝妙的点子。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