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阅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有效 手段。所以,笔者在让学生爱上阅读、 喜欢阅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 探索。
一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大语文观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语文观强 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而 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 力、情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的关键 期,通过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 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 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 扎实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 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 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因 此,将大语文观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阅读方式的多元化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上 课时应根据课文长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 间熟悉所学内容,随后可适当减少课堂 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布置合 适的课后阅读任务,督促学生充分利用 课余时间读一些感兴趣或者是教师推荐 的书籍。养成阅读习惯,要求学生每天 给自己定任务并坚持下去。鼓励并引导 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写 下来加深记忆。通过撰写读后感增强学 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力。
二是恰当解决阅读中的识字问 题。文本的阅读离不开生字的识记。 教师要重视识字教学,为学生的阅读扫清生字障碍。通过课前预习、生字听 写、相互检查等方式,对出现问题的字 进行重点讲解。
三是要多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让 学生能够在不同文本阅读中使用不同 阅读方式进行深度阅读。从小学语文 教材整体编排来看,同一单元的课文通 常代表了同一个主题,此时可以采用大 单元教学,这样既能突出主题有效拓展 学生阅读视野,又可以加强学生对同一 类型课文的阅读理解,减轻他们的阅读 量和阅读压力。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讲 解,聚焦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及重要 知识点,快速掌握课文的重点难。
四是用好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注重对课文的解读,而在 大语文观背景下,则需更多地关注课外 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将语文学习与 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阅 读中感悟人生、体会情感、培养品格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 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还可以通过多媒体 课件辅助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 解阅读背景、内容和内涵等。
五是积极推广课外阅读。让学生 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更不是增加作 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作为教 师更要多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 刊,以及帮助学生订阅一些课外读物, 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
三、根据学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有效学习的 一项重要因素。教师应根据学生差异 化特性,掌握学生思维模式的兴奋点,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创建与教学相关且有趣的教学情境,构建和谐愉悦的学 习空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获 得切实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把 握当代学生自我表现欲较强且对外界 赞许需求度较高的特点,对学生自主阅 读行为予以挖掘、肯定与表扬,不断激 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 习惯。
四、合理运用评价手段深化阅读
作为教师要掌握课堂评价语言的 尺度,通过文本中心思想实施相应评 价,从而调动学生情绪,让评价语言发 挥最大作用。读和练有机结合,全面提 升学生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做到以读为 本,读练穿插,使学生多积累语言,体会 深层次语境,深化阅读学习的作用。
五、积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阅 读,营造书香校园,将课外阅读与课内 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与阅读习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 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教师在教学时可 适时渗透课外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课外 阅读与课内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 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采 用生动有趣的阅读故事、情境式阅读教 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顺利进入 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层次。通 过提出问题、举例验证等方式,培养学 生批判性阅读能力和阅读判断力。
总之,大语文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 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还应注重培 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惯,通过阅读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得到全面提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